緣中隨心(一)

2009041221:59

我們瞭解人自出生,即開始面對人世間的種種訊息,其實應該說打從娘胎開始,就已接收人間裡的種種,所以才有胎教之說,既然如此,我們無肉體時的先天之氣,必然也開始受到牽引,並非說世間的所有一切都是不好,而是我們來人間做什麼?我想唯有從科學進化論、宗教、哲學經典裡,才會談到我們來人間做什麼,至於有沒有答案,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?也沒有個標準,所以縱使您已經深信因果的循環,或支持某種宿命的論點,我想大家仍必需經過生、老、病、死的過程後,才可以用自己獨一無二的命,去體會我來人間的意義。

至於留下什麼?學到什麼?想做什麼?或許跟著自己人生階段性的感覺走是必然的,我們的感覺是最原始的根器,我們的想法可能是成長背景的經驗,感覺與想法蘊藏著以前層層疊疊的慣性,每一個人所決定的作為,則是每個人都必需自己承擔的結果,這些結果是否會產生更多的結果,或者就此打住,則視其我們的機緣與造化,個人經過數十年來的人生體會,與現在人為的大環境相對照,若有所悟,僅能用一句話來表示:大家『活』著就應『該』承受,其時要說造化與活該,是因為看到多數的人,對大自然為我們提供的環境,沒有一點點感恩與謙卑的心,總是認為人一定能勝天,可以創造與掌握兼改變一切

舉個例:比如說現在的MP3、行動電話、CD、隨身聽、音響等等,不知道誰發明了耳機,或許是可以滿足了人生享受的需求,但是人身上有三個丹田,是元神氣的重要樞紐,上丹田的軸心是以頭部的二個耳朵中心作延伸,如果耳朵塞住,表裡氣無法順行,頭部就馬上漲起來,腦與心臟就會產生壓力很不舒服,但耳機卻充斥著整個社會,又如現在的省電燈泡,也不知道是什麼做的,靠近時心臟與腦神經立即緊縮,尤其是如冰淇淋造型與鵝黃色的燈泡,更是直鑽腦部中心軸,但這也充斥著整個時下,我們不是有意去評論科技的發展,但面對如此影響大眾人體健康的東西,已形成大眾化,所以就隨個人的造化與活著就該承受如此的環境,有時也感覺這種說法是一種很無奈與消極,因為大部份的人,因為失去了我們保護健康該有的覺性,都避不開老來得病的結局,所以就認為老年得病是正常的

這種失去覺性的情形,已成一種根深柢固,很難動搖的觀念,所以也很難相信無形卻存在的現象,只有相信享受、省電、科技、專家的決定,也非得等到失去健康時,才會想到要恢復自然的原貌,這是比較幸運的人,可以迷途知返,然而不相信因果的人,還想再繼續與老天搏命,當碰到問題時,就開始尋找專家、名醫、命理師,孰不知從因解果才能治本,人生中,有誰可以不從因而能解果的?老調重彈雖然有時感覺很浪費時間,但畢竟同為共處人間的我們,應該彼此相惜緣份,最後還是要告訴大家,行走人間道上,若想走出病的枷鎖,一定先要喚醒『心的覺性』,為何個人在生活氣學中,一直強調要恢復『心的覺性』,其重要可想而知了。

在個人從氣學的體驗分享中,所提示『心的覺性』裡,除了可以讓我們感覺氣在手的運行外,因為手心也是心臟的對應點之一,藉著手心相對產生氣的共振,亦可以讓我們體內的氣膨脹起來,體內的火氣也會散發出來,如此也會降低體內的壓力,讓身體開始邁向自然健康之路,若能常做,不僅會增長心的覺性,我們的能量也會慢慢增加,氣也會更微細,穿透力就愈強,藉微細之氣,即可進入大自然高階能量的療癒領域。(待續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俠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