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佛語

2010122011:54

 小妹:

    偶現在上樓都聽半小時的經,就躺平睡覺了~dde85913.gif

    聽慧律法師講經很有趣,很像在講故事,尤其是早期的更有趣~偶是有想說,等偶聽完這套再練氣~

 俠白:    

     凡一切都是佛法,凡一切都是氣,所以心、氣、佛、術是不衝突的,何需等?

 小妹:    

     偶是那種不能一心二用的人,上樓又聽經又練氣,感覺很累~

 俠白:    

     不執於經、不執於氣,聽經即練氣,把它融合為一,心中沒有分別就不會累~

 小妹:    

     那跟執著沒關係啦,聽經和練氣哪會執著,喜歡就好,自然順就好~

 俠白:    

     有累就有執,執就是阻力,這是不變的道理~

 小妹:    

     或許偶也不是在聽經,是喜歡聽法師講經那種有趣的感覺,然後再了解其義,偶承認偶是有分別的,如果換別的法師的講經CD,偶可能就不愛聽,這也是緣份的關係喔,所以從前有一個人和阿難比較有緣,佛就叫阿難去渡她喔~

 俠白:    

     如果換別的法師的講經CD ,偶可能就不愛聽~........這就是分別心,同時也反應出小妹心靈潛藏的傷痕影像,所以要療傷~ 

 小妹: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大哥您在說什麼啊,一個簡單的事,被大哥說那麼複雜,就是緣而已啦~

  俠白: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小妹請聽我道來~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沒錯,每人來人間都有累世所存留之識,所以才有佛法,若大家都已成佛,何需佛法?所以我們選擇來世間,除了有其本身之願外,更重要的是能在世間上,藉著各種因緣際遇來提升與淨化我們的心靈,所以在心靈層面來解析,一般我們眼中所看、心中所想的冰山,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塊,而在水下的冰山,深藏著無盡的東西~

    從嬰兒到長大的過程中,在我們所期待與需求中,會常有與實際產生落差的情形,而有落差就會有失望、絕望、放棄的傷痕,這些傷痕會烙印於心靈深處,若沒有處理好,現世則為我們的生活行為模式,往生後則成為心性之識,帶著心性之識若再來人世,又是累積更多執念來處世,結果就是輪迴不斷的果業,如此離佛境就會愈來愈遠了      

    話說回來,當我們在與人、事、地、物互動中,心中的期望與需求再起,又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價值觀衝突時,由於心中潛藏的傷痕,會衍生自卑感而產生耽心再受傷害的自我保護,這自我保護的心,也就是『自尊心』,當我們面對一切感覺中的威脅時,就會不覺而戴著與自然心性背道而馳的面具,去掩飾內心的脆弱,也會把自己裝扮成很堅強、不在乎,甚至於會選擇暫時的感覺切斷,所以也變成大部份人生活在“逃避”與”攻擊”的二種行為模式,“不喜歡”是逃避的一種模式,“生氣”是攻擊的一種模式,試問日常生中,有誰不曾面對“不喜歡”與“生氣”? 

    當事情發生過後,夜深人靜時,我們又常會有孤獨、失落、不滿意、不快樂、觸景生情....等等之感觸,這就是“心靈的制約”,也就是潛藏於心的傷痕,所以想要產生“智慧直覺”,就要像練氣一樣,把心靈的傷痕療癒好,才會真正的自在、開心、快樂~

  小妹: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佛渡有緣人,那與佛無緣之人,不就都潛藏的傷痕影像?

  俠白: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深義的是一種心境,就好像我們說如來就是如其本來,原本就存在的無染純淨之心,而不是指如來佛,也如同我們常聽到的基督說信我者必得永生,與佛陀所講的唯我獨尊一樣,即為我們自己的心,而心即是佛,每人都有心,所以都與佛有難分難捨之緣,沒有那與佛無緣之人,所以大家要隨時愛惜與勤拭於我們這顆心~

   由此可知一花一草、一葉一樹、一人一物,皆是為,但看我們的歡喜自在之心於何處,如同我喜歡,所以氣對我來說,氣就是佛,我欣賞佳人,所以佳人在我心中就是佛,小妹喜歡吃零嘴,所以零嘴........就是小妹心中的佛~  

 

  (感謝小妹與大家分享,本文不作任何指引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俠白99.12.22~